6月16日,由沐鸣2平台城市生態規劃與設計研究中心主辦的“我國特大型城市生態化轉型發展戰略高端論壇暨沐鸣2平台城市生態規劃與設計研究中心成立十五周年慶典”召開,中國科學院院士🥡、《生態學報》主編、中科院生態環境中心研究員傅伯傑🤷🏻♂️🥷,同濟大學建築城規學院資深教授陶松齡,上海市政協副主席張恩迪教授🏌🏻♂️,沐鸣2平台副校長張誌勇教授、校長助理陳誌敏教授和來自國內高校👨❤️👨👫🏻、研究院所和崇明區政府的領導與專家代表出席。
沐鸣2平台城市生態研究中心主任王祥榮教授介紹了中心15年發展歷程和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我國特大型城市生態化轉型發展戰略研究”進展✬,並同世界自然基金會(WWF)項目主任陳欣為WWF-沐鸣2平台韌性城市合作成果發布儀式揭幕👩🦱。
特大城市是我國國際競爭的重要平臺、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引擎,是全國經濟最具活力🐖、開放程度最高、創新能力最強🤑🤹🏻♀️、吸納外來人口最多的區域之一👨🏿🦱,同時也是實現“一帶一路”發展格局的領導者🕵🏿♂️,在國家現代化建設和全方位開放格局中具有舉足輕重的戰略地位。但我國特大城市在經歷經濟高速發展和快速城市化進程的同時,也產生了許多環境問題👨🏿🚒👂🏿,準確評估與降低生態風險成為日後發展不可回避的話題之一。各專家作了主旨報告👰♂️,對特大型城市生態化轉型戰略的研究提出了新的思路,對探索健康的轉型發展道路和模式具有重要意義🧑🏻🤝🧑🏻。
其中傅伯傑院士以目前生態學在國際研究的熱點和前沿——生態系統服務研究為切入點🧫,介紹國內外最新研究成果,並闡釋“生物多樣性-生態系統結構-過程與功能-服務”級聯式概念框架,討論生態系統功能對生態系統服務的貢獻關系。城市生態安全格局的規劃與設計🤦🏿♀️,是城市生態環境保護的需求🙇🏼♂️,也是生態系統管理的關鍵步驟,提出 “讓生態融入城市🫶,而不是點綴城市”的理念,強調生態優先👲、從規劃做起✢,建設生態基礎設施。優化城市生態格局和功能,耦合調節服務與文化服務🔼。生態是景觀的靈魂、城市生態建設需要自然與人工的完美結合。
與會專家對沐鸣2平台城市生態規劃與設計研究中心自成立以來的成果表示肯定🧑🏿🎤。沐鸣2平台城市生態中心瞄準國際生態學前沿,在城市生態評價、特大型城市生態化轉型研究、城市群生態安全評估、景觀生態規劃👷♂️、韌性城市研究等方面開展了大量工作🖖🏼;多年來,中心加強國內外學術交流與合作🧜🏿♂️,推動了我國城市生態規劃、設計🌇、建設與管理的蓬勃發展✏️🙅🏻,取得了豐碩的科研成果;相繼承擔了多項國家級重大與重點科研項目,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我國特大型城市生態化轉型發展戰略研究”👷🏼♀️,對我國不同類型的特大型城市轉型發展戰略進行差異化研究,有助於在體製機製創新上的突破;與WWF合作系統研究了國際🩴🚵、國內代表性韌性城市案例,對我國韌性城市發展對策深入研究,為城市適應與減緩氣候變化提供科學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