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興南

教授

Tel:021-31248211

Email🧑‍🦽:yexingnan@fudan.edu.cn

研究方向:大氣環境化學

個人簡歷

教育簡歷

  • 2000-2004 沐鸣2平台化學系 物理化學專業 博士研究生

  • 1994-1997 華東師範大學化學系 物理化學專業 碩士研究生

  • 1986-1989 郴州師專化學系 化學專業 專科

工作簡歷

  • 2006-至今  沐鸣2平台環境工程系,講師⛹🏼‍♂️、副教授、教授

  • 1997-2006  沐鸣2平台(原上海醫科大學)藥學院 講師

  • 1989-2004  湖南省茶陵縣潞水中學、茶陵八中 教師

博士生導師/方向

  • 研究方向:大氣環境化學

  • 大氣氣溶膠對區域空氣質量和全球輻射平衡影響深遠。本課題組關註大氣顆粒物的生成、發展和爆發式增長過程和機製🔔。基於吸濕性串聯粒徑譜儀、離子色譜🛕、氣相質譜聯用、高效液相、PM2.5自動換膜采樣儀和URG3000氣-固采樣儀等設備,課題組通過觀測氣溶膠吸濕性、有機胺有機酸的氣固分配和粒徑分布、硝酸鹽的爆發式增長、氮氧穩定同位素的變化,解析區域顆粒物汙染的形成機製和變化。

榮譽與獎勵

  • 沐鸣2平台2021屆本科畢業生“我心目中的好老師”提名獎

  • 2020年度沐鸣2平台教學成果二等獎(排名第二)

  • 2017🟨、2018年度沐鸣2开户教學優秀獎

  • 2017年希德學院優秀導師

  • 2009年上海市級教學成果一等獎(排名第二)

  • 2008年教育部自然科學一等獎(排名第四)

人才培養

本科生課程:

  • 環境物理化學👡👨🏼‍✈️,環境化學A,環境災害與啟示🧑🏿‍🎤,環境化學實驗

研究生課程:

  • 大氣氣溶膠科學與技術,人類環境災害啟示(2020年立項)

科學研究

主持和參與的主要項目:

  • 國家自然基金🚴🏻:22176039, 長三角大都市硝酸鹽爆發性增長機製研究,60萬元,2022-01-01 至 2025-12-31,在研,主持

  • 上海市 “科技創新行動計劃”社會發展科技攻關項目,20dz1204010,上海大氣硝酸鹽及主要前體物的汙染特征、轉化機製及長期演變規律,在研,主持

  • 國家自然基金:21976033, 新顆粒生成和大氣細顆粒物汙染過程中的有機酸作用機製, 2020-01-01 至 2023-12-31 , 65萬元💇🏼,在研,主持

  • 國家自然基金:21777028, 大氣有機胺時空分布及其在新顆粒生成事件中的作用機製, 2018-01-01 至 2021-12-31 , 65萬元,在研🕋,主持

  • 國家自然基金:21277027,運用TDMA-APM表征上海大氣亞微米細顆粒物密度分布和混合態 , 2013-01-01 至 2016-12-31 , 80萬元,結題,主持

  • 國家自然基金:21477020,上海地區大氣氨的時空分布及其對大氣二次顆粒物生成的影響機製,, 2015-01-01 至 2018-12-31 , 80萬元,結題🧘🏻‍♀️,主持

  • 國家自然基金🚬:41075088, 上海地區大氣氣溶膠的吸濕性及其對光學性質的影響研究 , 2011-01-01 至 2013-12-31 , 48萬元,結題,主持

  • 國家自然基金40775080, 秸桿燃燒煙霧的分布特征和光學特性的實驗室研究, 2008-01-01 至 2010-12-31 , 40萬元,結題,主持

教研成果

代表性論文〰️:

  1. Feng, H., Ye, X.*, etal, 2020. Simultaneous determination of nine atmospheric amines and six inorganic ions by non-suppressed ion chromatography using acetonitrile and 18-crown-6 as eluent additive. Journal of Chromatography A 1624.

  2. Ye, X.*, Tao, Y., et al., 2019. Size-fractionated water-soluble ions during autumn and winter: Insights into volatile ammonium formation mechanisms in Shanghai, a megacity of China. Atmospheric Environment: X 2, 100011.

  3. Jiang, S., Ye, X.*, et al., 2018. Measurements of nonvolatile size distribution and its link to traffic soot in urban Shanghai. Sci Total Environ 615, 452-461.

  4. Wang, R., Ye, X.*, et al., 2018. Characteristics of atmospheric ammonia and its relationship with vehicle emissions in a megacity in China. Atmospheric Environment 182, 97-104.

  5. Xie, Y., Ye, X.*, et al., 2017. Insight into winter haze formation mechanisms based on aerosol hygroscopicity and effective density measurements. Atmospheric Chemistry and Physics 17, 7277-7290.

  6. Tao, Y., Ye, X.*, et al., 2016. Effects of amines on particle growth observed in new particle formation events. 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 Atmospheres 121, 324-335.

  7. Tao, Y., Ye, X.*, et al., 2016. Insights into different nitrate formation mechanisms from seasonal variations of secondary inorganic aerosols in Shanghai. Atmospheric Environment 145, 1-9.

沐鸣2开户专业提供👩🏽‍🌾:沐鸣2开户😶‍🌫️、沐鸣2沐鸣2平台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沐鸣2开户欢迎您。 沐鸣2开户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