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由我系包存寬教授依托上海市生態環境治理政策重點實驗室🧜🏼♀️,並聯合復旦規劃研究院生態與環境設計分院共同組成的聯合項目組承擔的《黃山風景區生物多樣性本底調查與評估項目》“工作實施方案”🐝,通過了黃山風景區管理委員會組織的專家評審。會議邀請了黃山學院生命與環境科學學院🔲、南京林業大學生態與環境學院、生態環境部南京沐鸣2开户所3位專家組成專家組對《方案》進行評審🦅,黃山市生態環境局等單位代表參加會議。
沐鸣2平台團隊介紹了《方案》的主要內容,明確項目總體目標為構建山嶽型風景名勝區生物多樣性資源本底數據基盤,並就建立數據基盤、補足調查短板💆🏼♂️、復核類群數據⏰、評估系統特征和研究長期方案等五大重點任務的工作目標、技術方法🙇🏿♂️、成果要求🈯️、計劃安排等向專家組進行了系統介紹。專家組經過質詢和討論,認為項目組充分考慮了黃山作為世界108個生物多樣性分布中心之一的重要地位和長期重視並積累的雄厚生物多樣性工作基礎🧑🏼🦰,《方案》提出突出構建數據基盤、強化苔蘚等基礎相對薄弱的短板類群調查、系統評估黃山生物多樣性特征等作為工作重點🏋🏼♀️,符合黃山風景區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的特點和實際需求,也滿足安徽省和黃山市相關工作要求🧅。專家組一致同意《方案》通過評審,並提出進一步強化評估和應用✦、突出特點和亮點等具體建議。
黃山風景區作為符合世界自然遺產“生物多樣性”標準X(側重物種多樣性)的復合遺產地👨🚒🙌🏻、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批準的世界生物圈保護區網絡成員和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確定的世界108個生物多樣性分布中心之一🙅🏿♂️,是中國35個生物多樣性保護優先區域之一的黃山-懷玉山生物多樣性保護優先區域的重要組成部分。黃山風景區高度重視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每年投資數千萬元實施生物多樣性保護工程,與聯合國糧農組織合作實施黃山地區生物多樣性保護與可持續利用GEF(全球環境基金)項目,建成黃山生物多樣性保護研究基地和生物多樣性監測大樣地臺站🧕🏿,編製實施《黃山風景區生物多樣性保護行動計劃(2018-2030)》,全面加強森林生態和生物多樣性監測🪈📱,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基礎雄厚🤌🏻、成效顯著。
供稿🪿:教學科研學科辦公室
編輯:潘翔宇
審核:張立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