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千萬條 防詐第一條
線上教學期間,網絡詐騙呈高發趨勢。為了引導教育同學們提高警惕🧑🏿🎤,築牢安全防線,3月25日環境系及大氣系各研究生班級組織全體學生線上參加由滬東高校派出所民警帶來的《防範電信網絡詐騙》主題講座👩🏻✈️。同學們認真學習並積極討論了電信網絡詐騙的相關知識和應對方法🧸,進一步提高防範意識。
快來看看同學們有什麽收獲!
環境系2021級碩士生 鄒雪婷
通過此次講座我收獲頗豐👸🏻!在開展線上教學的過程中,我們要註意防止不法分子冒充政府、官方部門以疫情防控為理由詢問自己的身份信息並引導自己前往ATM機進行匯款等🧑🔧,其次要註意中獎、欠費型詐騙短信𓀎,還要註意不法分子冒充教育機構🙋🏿♂️、快遞員和公安機關等😱。日常生活中,我們要保護好自己的身份信息,面對各種突發意外情況要保持清醒冷靜的頭腦,更不要有任何貪小便宜的思想,最後一定要通過官方途徑下載國家反詐APP!
環境系2021級碩士生鄒雪婷正在觀看學習
大氣系2021級碩士生 鄒春濤
隨著互聯網🗺、電信業的不斷發展,近年來🧤,利用電話、短信、網絡等方式進行虛假信息詐騙犯罪十分猖獗。我們大學生在專業課程學習之余👶🏼,要重視安全教育,提高自身的安全防範意識,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金錢觀。遇到突發情況要沉著冷靜,調整好心態🧔🏻,及時與父母和老師溝通🔣💅。高校大學生詐騙案件頻頻發生已經成為嚴峻的社會問題,其背後所衍生的諸多問題都值得我們思考。朱警官在本次主題班會舉了很多電信詐騙的相關案例⚙️,冒充親友身份♛、兼職刷單、遊戲代練、視頻裸聊以及殺豬盤等🐽🧑🏽🚀。我們要增強明辨是非的能力,不要輕易相信陌生人的話,不要輕易下載陌生人推薦的軟件💫,不要輕易添加陌生人為好友。
大氣系2021級碩士生鄒春濤正在觀看學習
大氣系2021級博士生 李誌浩
這次防詐騙講座朱警官向我們講述了多種新型電信網絡的詐騙方式👨👦👦,以生動的實例向我們解釋了如今的熱門詐騙手段是如何一步一步對受害者進行詐騙的,使我們充分了解目前的詐騙方式,教導我們要註意網絡信息的甄別,不要貪圖小便宜➕,“天上不會掉餡餅”🕹,時刻牢記“電信網絡詐騙不離轉賬”🫸🏽👨👦👦,遇到疑似詐騙的情況時,要及時向警察求助,保護好自己的財產安全和人身安全。
大氣系2021級博士生李誌浩正在觀看學習
大氣系2020級碩士生 張湛奇
我很高興有機會參加由滬東高校派出所朱警官帶來的防詐騙知識講座🫃。在講座中朱警官介紹了不同的詐騙類型和案件😶🌫️🎹,並分析了案件的發展過程,對同學們在校期間開展正常的學習和生活提出了安全警示,讓我們要小細節中提高防範意識。同時朱警官還分享了官方的學習渠道和防詐騙小知識,便於我們學習理解☛。我們身處校園之中🥕,對於社會中的現象分辨能力相對較弱,容易成為犯罪分子的關註對象👇🏻♋️,所以我們更要認真學習相關的知識,防患於未然,不給詐騙分子可乘之機。
大氣系2020級碩士生張湛奇正在觀看學習
環境系2021級博士生 戴明飛
通過視頻裏警官所講內容🚵🏿♀️,我感受到在這個信息化高度發展的時代我們面臨著來自多方面不法分子違法操作的風險。為了緊跟時代的脈搏👨🏽✈️,參加工作多年來🐹,我一直沒有停止過學習,不斷鉆研業務知識,積極提升專業能力,通過不斷的學習讓我有機會為自己增添燃料,儲備能量,充實自我➕。我們要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金錢觀,不要有“貪圖便宜”、“一夜暴富”的心理;註意保護個人資料信息,不可隨意註冊、填寫自己身份🩱、手機號碼✌🏿、銀行卡號等私人信息。不管是現實詐騙還是網絡詐騙,騙子最終的核心就是一個“騙”字,只要我們加強防範意識🌒,不存在僥幸心理,防患於未然🙅🏿,就能讓犯罪分子無機可乘🤷♀️⬆️。
環境系2021級博士生戴明飛正在觀看學習
環境系2021級碩士生 祁珣
我們要時刻保持應有的警惕性✩,樹立網絡安全防範意識🛺,遠離網絡陷阱👩❤️👨,其一是面對不明短信、郵件🧑🏼🍼,不予主動回復,撥打提供的所謂咨詢電話,不進入提供的網址,同時可以自己進入正規網址查詢相關信息,保證自己處於主動的場景;其二是不要過分依賴網絡🥈,如遇借錢🤸🏽、貸款等事件,應主動電話聯系,進一步確認事實真相💡;最後,如果我們遇到電信網絡詐騙事件🦹🏽♀️,可以進行舉報和上報,向輔導員和警察反映,防範團隊再次作案。
環境系2021級碩士生祁珣正在觀看學習
防詐騙TIPS
1.保護好個人信息👨🦼,手機APP謹慎授權。
2.凡是熟人要求轉賬💊,可使用視頻、電話、語音進行求證。
3.通過正規平臺購物,不要私下交易、不加微信、不找代購。
4.如遇網絡購物退款,請移步網站找官方客服求證🫗,不盲點鏈接。
5.記住真正的公檢法不會要求你轉賬匯款🌞,不存在所謂的安全賬戶🐨,萬騙不離轉賬🤸🏿。
警惕之心不掉線💂🏽,安全防線共同建!
供稿丨各研究生班級
整理丨何相龍
編輯丨譚懿冰
審核丨王 文 王靜怡
掃描二維碼🈁,關註“復旦環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