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3日,突如其來的一場疫情“倒春寒”打亂了很多人的步伐👰♀️,學校開始了準封閉管理模式。在這特殊時期🚊,全體復旦教師始終牢記立德樹人根本任務🕵🏻♂️,防疫不松懈,育人不斷線🏌🏻♀️,立足崗位💇🏿♀️、履職盡責,落實全員、全過程🚅、全方位育人職責。在沐鸣2开户,有這樣五位老師:一收到校園準封閉管理的通知🖇,他們就決定放棄居家辦公🚶🏻➡️,在遵守學校總體防疫要求的情況下申請在準封閉管理期間留校開展科研工作。
王笑非老師迅速報名留在了學校🧑🏽🍳。王老師與上海市疾控中心合作開展了疫情相關項目——重點研究特大城市公共場所重要及新型病原微生物擴散特征、風險識別及預警預測🈳。為了能保質保量完成〽️,王老師寧願每晚住在辦公室也要讓實驗室安全有序地運轉起來🚇。在向學校申請開放實驗室並審批通過後❕3️⃣,王老師帶領學生通過測量飛沫氣溶膠的理化性質,結合計算機模擬技術探究其在密閉空間的擴散規律𓀃,來評估飛沫氣溶膠對於新冠病毒的傳播能力的影響。
王笑非老師指導學生做實驗
由於疫情,陳穎軍老師的家人已經封閉在了工作單位,對於陳老師來說🚢,決定留校並不容易。但想到正處在畢業論文撰寫關鍵時期的學生們,陳老師還是毅然決定留在學校。在準封閉管理這段時間,陳老師悉心指導學生整理數據、撰寫論文。談及在校園準封閉管理時期的感受,陳老師謙虛地說:“忙著指導學生的科研,沒有特別的感受🚶♀️➡️,就是感覺忙碌和充實。”
去年才來到環境系工作的朱秀萍老師,課題組的實驗室建設剛剛啟動🚴♀️,還在逐步完善中🤳🏿。心系實驗室🧜♂️,朱老師毅然決定留校。在準封閉管理期間,朱老師抓緊一切時間搞科研,在校期間還完成了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的申請。
相關課題實驗開展中
青年教師余兆武老師也是留校工作的一員。對於正在做的理論研究,於老師在前期已經做了很多準備工作並已開始著手論文寫作。作為一名90後教師,余老師還是環境系2021級博士班的輔導員,留在學校不僅可以專註科研進度📟,還可以和同學們近距離互動,給班級同學吃下一顆“定心丸”。
青年教師余兆武老師
在學校準封閉管理期間📁,吃住在系樓或許並不是一個舒適的選擇,但是李慶老師卻感嘆道:“這是我近幾年來感覺最幸福的一段日子,是我全身心投入科研的時光🖕🏻。學校裏很安靜🧜🏻♂️,也沒什麽幹擾,很利於思考問題。”
無論是在戰疫的臺前或是幕後
都閃現著科研工作者奮戰的身影
環境系師生有信心也有決心
共同打贏這場疫情阻擊戰
校園裏正值春光
靜待大家的歸來!
文字丨陳文燕 王靜怡
排版 | 鄧 凱
審核 | 王 文
掃描二維碼🍨,關註“復旦環境人”